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高系数伤肌肤?防晒五大迷思

2010-04-01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夏日艳阳毫不留情地在脸颊、臂膀和背部留下吻痕,一不注意便令人红肿发痒,晒黑晒伤

  对抗紫外线侵袭,绝对少不了防晒乳,但它并不是“有搽有保障”,选错产品或使用失当,不但无法达到防护效果,更可能危害肌肤,轻则爆发满脸痘子,重则化学成分入侵,在体内累积毒素,负面影响难以估计。

  检视5大迷思,选择安全有效的防晒乳,美丽一“夏”。

  高系数=高风险、 高负担?

  A:错。系数高低不是那么重要,关键在防晒乳中是否做到“防渗入”。

  到了卖场,种类众多的防晒乳总让人眼花缭乱,尽管各品牌新品不断抬高防晒系数,但总有医生站出来呼吁,防晒系数越高,皮肤就要承受越重的负担,是真的吗?

  修平技术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科技系兼任讲师某指出,光看瓶身上的SPF/PA数值,无法辨别防晒乳对皮肤的影响,“能不能做到有效‘防渗入’,才是防晒品是否安全的关键。”她解释。

  防晒剂有物理和化学两类,纯物理防晒由于粉粒大,使用后大多卡在毛孔,无渗入风险,即使渗入也不会被身体吸收,但化学性防晒就必须考量防渗入问题。

  由于化学防晒剂的成分多是化学合成酯或环境荷尔蒙,可能引发过敏性荨麻疹或皮肤病变,甚至有致癌风险,因此业者必须利用防渗入的配方概念,以无法进入皮肤的大分子或创造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将化学防晒剂阻绝在皮肤表层,避免被身体吸收,某某进一步说明。

  可惜的是,她大量浏览市售防晒产品后发现,包括国际知名品牌在内,竟有八成厂商不重视防渗入的重要性,因此消费者日常使用防晒产品时,毒素或许已悄悄在体内累积。

  台大医院皮肤科医师邱品齐也肯定防渗入的价值,但他忧心,各国对于防渗入还没有认证机制,因此消费者就算重视安全,也无从辨识。

  对此,某老师建议从几个方向测试产品,保障自身安全:

  1.先了解手中的防晒乳是物理性、化学性,或是两者混合,化学防晒剂比例越高,防渗入的有效性越重要。

  2.在脸上试搽一点防晒乳,若感觉刺痛,就代表成分渗入皮肤,如果使用的是化学防晒剂,表示厂商没考虑到防渗入安全问题,应直接从购买清单中删除。

  3.将防晒乳搽在手上,等待15分鐘,确定附着于皮肤后,用喷枪轻喷,如果呈现圆形水珠,表示防晒乳已形成防护膜,能达到防渗入、抗汗作用;但如果喷水后呈白浊状,甚至随水流走,表示无法防流失,化学成分也都渗进皮肤了,这种防晒乳最好少碰为妙。

  添加美白、抗老成分的防晒乳最有效?

  A:错。先搽美白或抗老精华、再用防晒乳才是经济有效的保养之道。

  诉求多功能的防晒产品效果存疑,某医师以美白为例,某些成分有特殊的酸硷值,和防晒剂共存时能否稳定,美白能作用多少还是未知;更重要的是,美白、抗老等成分必须深入皮肤才有效,但若使用化学防晒、又考虑到防渗入的安全性问题,额外添加的成分便同时卡在角质层,变得毫无意义。

  某某也认为,就目前的化妆品原料水准而言,保湿、抗敏抗发炎、抗氧化等在皮肤表浅层可发挥作用的成分,添加在防晒乳中才有用。因此别多花金钱在多功能防晒乳上,先搽美白(或抗老)精华、后用防晒,才是经济有效的保养方法。

  防晒在出门前20分钟搽,否则无效?

  A:错。防晒不管何时搽都有效。

  “事实上,防晒有搽就有效,”某医师直说,“可能因为早期的产品较为浓稠,需要时间使防晒分布得更均匀,但是现在剂型不断改良,许多防晒品呈现液状,就算出门前搽也能迅速附着于皮肤。”

  不过某老师提醒,对于夏天容易挥汗如雨的人来说,还是提早15分钟搽比较好,以免一出门就满头大汗,顺带也把刚搽上去、没来得及紧紧附着在皮肤上的防晒统统“洗掉”了。

  去年的防晒今年就没效了,一定要丢掉?

  A:错。就算是去年的产品也没关系,只要在有效期限内使用都有效。

  厂商为了宣传,经常出现各种不符事实的行销话术,“去年的防晒今年无效”就是典型的手法,某某说。

  她指出,美白或抗老化等高机能性活肤成分会因放久而失效,但是单纯的防晒产品则不然,只要在使用期限内使用都没有效力下降之说,也不因阳光照射而变质;有时放置一段时间后,防晒乳可能有乳化分层、油水分离的现象,但只要味道不变,摇晃后仍可照常使用。

  除此之外,部份销售人员游说顾客时,宣称“亚洲人的肤质相近,不适合使用欧美产品”,但邱品齐医师认为,防晒无国界,世界共同趋势是剂型越来越清爽,就算是欧美商品也未必黏腻厚重,况且许多欧美知名品牌在亚洲都设有专属实验室,开发制造适合东方人的商品,不再是非日系产品不可。

  每2小时就应补搽防晒,才能保护皮肤?

  A:错。如非必要,不必时时补搽,以免对皮肤造成负担。

  在防晒流失的情况下,的确每1~2小时就应补搽,但如果一直待在室内,没有大量流汗、戏水、不断擦拭的情况,就不须时时补搽防晒,以免越搽越厚重,就算是清爽的配方,也会在脸上形成一层又一层防护膜,闷得皮肤透不了气,反而成为沉重的负担,某某指出。

  痘痘肌、敏感肌可选物理性防晒

  对于健康肌来说,防晒乳的品质好坏或许不会立即反应在脸上,但痘痘肌和敏感肌就,一搽上不合适的产品,他们便会立刻用满脸大小痘或搔痒红肿以示抗议,因此台大医院邱品齐医师提醒,一定要索取防晒试用品,在耳前(脸颊和耳朵间)皮肤试搽,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再购买,以免失误选错防晒。

  部份常用的化学防晒成分如IPM、IPP,本来就易致痘,配方中加入许多化学合成酯,风险更大,但张丽卿强调,不必过度担心致痘成分,因为防晒中添加的浓度通常不高,相反地,导致冒痘的最大元兇是油腻不透气的防渗入膜,紧紧把皮肤闷住了,不冒痘也难。

  敏感肌则要尽量选择物理性防晒,如果要用化学性防晒的话,也要坚持找到防渗入效果好的产品,可防堵化学成分进入皮肤造成过敏,张丽卿提醒。

  防晒产品标示 欧美日不同调

  台大医院皮肤科医师邱品齐指出,欧洲和美国开始正视UVA的防护,因此去年针对防晒产品的标示分别订立新规定,消费者在今年出产的新品中陆续可见。

  欧洲:欧洲化妆品委员会认为,防晒产品除了现有对于UVB的防护之外,也应加强对抗UVA,因此建议,产品包装除了标示SPF(防晒产品对抗UVB的能力)和PPD(防晒产品对抗UVA的能力)的数值之外,防晒比率更应为:SPF/PPD≦3,符合标准的产品,包装上可加注。

  美国:以1~4颗星号标示UVA的防护,星号越多表示对于UVA的防护越强。

  日本:维持原来SPF和PA标示。

(实习编辑:黎建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