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收缩咬颌肌 方脸变小脸

2008-06-24 18:26: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瓜子脸、鹅蛋脸,小小的脸庞始终惹人喜爱,而这也让众多咬颌肌肥大的方脸者苦恼不已。通过咬颌肌收缩术便能为方脸人士解除烦恼。

  咬肌的主要功能是参与下颌骨的运动使下颌骨闭合,如咀嚼、说话等。由于咬肌的功能对维持生命存在和生活质量起有重要作用,所以去除咬肌应该以不影响或少影响咬肌功能为先决条件,而不应该以达到外形满意为主要目标。咬肌对维持面部外形轮廓也有一定作用,试想一下如完全没有咬肌,面颊后部的皮肤紧贴下颌骨体,此时这个局部将会出现明显的凹陷畸形,面部外形将会是非常奇怪。

  去除咬肌应该相对“保守”一些,由于去除下颌角术后咬肌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所以对于一般咬肌没有明显肥大者最好不要去除,如咬肌明显肥大则根据经验和临床观察去除部分咬肌,但去除量一般不应超过咬肌在下颌骨体部位厚度的三分之一,是比较合理和完全的。不太提倡为追求外形单纯去除咬肌,单纯去除咬肌手术简单,但术后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肌肉通过长期训练可以从较小体积变得较大,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咬肌训练,如少食零食,少食口香糖和硬的食物。为维持咀嚼和生理需要,人体需要咬肌的力量是相对恒定的,所以如去除较多量的咬肌,其咀嚼力量会明显下降,为维持生理咀嚼的需要乘余的咬肌会出现代偿性肥大,最终会达到日常咀嚼所需要力量的肥大程度。所以超量去除咬肌远期并不一定会出现非常理想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到外形如凹陷畸形和下颌缘的清晰度。

  根据临床观察目前基本可以确定去除下颌角后咬肌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但萎缩比例目前尚无定论。所以在去除下颌角的同时对去除咬肌量应更为慎重。有些人的面形不佳并不是下颌角的原因,而是咬肌的过度发育凸出于两侧腮部造成的。

  适合人群: 咬颌肌肥大者

  方式一:手术切除部分咬肌

  容易出现出血过多、面神经伤(面瘫)等并发症,现已基本不用此法。

  方式二: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

  此法能治疗双侧咬肌肥大,是通过神经营养作用使咬肌萎缩、变小,一般每侧选择1-2个注射点注射。

  优点:注入咬肌1个月即可观察到咬肌萎缩及脸形的改变,简单容易操作。

  缺点:剂量和注射部位若控制不好,会出现局部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咬肌过度无力、面部表情生硬等因肉毒素向临近肌肉组织扩散而引起的相应表现;个别病人注射后有发热、不适、疲劳反应;每次注射效果仅维持约半年左右。

  手术时间:10分钟左右。

  手术注意事项:

  1、怀孕期间的妇女不宜注射。

  2、注意避免频繁的咀嚼运动(如咬口香糖、磕瓜子等),瘦脸效果可以长久保持。

(实习编辑:梁慧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